• 注册 / 登录
  • 切换到窄版
  • 查看: 2634|回复: 0

    PCB阻抗设计和布线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676

    主题

    690

    帖子

    6808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6808
    发表于 2024-1-11 10:1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  路线栈欢迎您!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一、前言

    在具有电阻、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,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。阻抗常用Z表示,是一个复数,实部称为电阻,虚部称为电抗,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,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,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或者阻抗。

    PCB 阻抗是高频工作时电路的电容和电感的组合,虽然也是以Ω为单位测量,但是与作为直流特性的电阻有些不同,阻抗是一种交流特性,意味着与频率有关,而电阻则不是。

    二、PCB阻抗影响因数

    0.png

    1、布线宽度和距离:在设计PCB电路板时,应该通过增加线宽或增加导线之间的距离来改变阻抗。PCB器件之间的距离以毫米为单位,因此增加距离可以增加阻抗,这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阻抗控制技术。 另一方面,增加导线的宽度可以降低阻抗。

    2、PCB层数:增加PCB电路板层数是控制阻抗的另一种方式,但这种方法通常会增加制造成本。构建每层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劳动力。但是,对于复杂的PCB电路板,增加层数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阻抗控制方法。

    3、使用差分线路:差分线路包括两个平行的导线,与单端线路不同,差分线路的两个导线之间具有相同的阻抗。因此,差分线路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干扰,并提高信号的传输性能。

    4、PCB电路板材料也会影响阻抗。通常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越高,PCB电路板的阻抗就越大;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控制PCB电路板的阻抗。

    三、阻抗对 PCB 的意义

    PCB阻抗取决于线路几何形状和介质常数。 如果设计不当,阻抗会产生变化而导致问题,例如信号失真或电磁干扰。 如果在设计PCB电路板时需要保持恰当的阻抗,则必须明确了解如何进行阻抗控制。

    以手机USB接口为例,可以实现2个方向同步传输数据、速度快,成本低。常见的2种类型是A型、B型和C型。

    USB协议中定义(D+、D-)、(TX+、TX-)、(Rx+、RX-)差分信号线传输数字信号。为了保证传输信号的稳定性,PCB设计差分线必须严格按照差分信号的走线规则。

    四、PCB阻抗走线的注意事项

    1、元件PAD尽量靠近排列,缩短PADS之间的距离,使差分线尽可能短,过孔尽可能少。

    1.png
    元件PAD尽量靠近排列

    2、路线应平行,对称,不允许走90°角线,应走45°或圆弧走线。线间距控制在4mil以内。

    2.png
    走45°或圆弧走线

    3、串联电阻、电容时,应上下或左右对齐。

    3.png
    上下或左右对齐

    4、差分阻抗线尽量等距、等距,避免时序偏差和共模干扰。

    4.png
    差分阻抗线尽量等距、等距

    5、由于引脚分布、过孔、走线空间等因素,差分阻抗线长容易不匹配。一旦线路长度不匹配,时序就会发生偏移,从而降低信号质量。因此,需要对差分对的不匹配进行相应的补偿,使线路长度匹配。长度差通常控制在5MIL以内,补偿原则是对出现长度差的部位进行补偿。

    5.png
    对差分对的不匹配进行相应的补偿,使线路长度匹配

    五、PCB阻抗计算

    • H1:介质厚度(阻抗线与参考层之间的厚度)
    • ER1:极板介电常数 4.2-4.6(PP 按 4.2 计算,磁芯按 4.5 计算)
    • W1:设计线宽
    • W2:上部线宽 = 设计线宽减去0.5mil
    • S1:两线之间的距离
    • T1:铜厚,一般按1oz(1.4mil)计算
    • C1:C1:基板表面绿油厚度
    • C2:铜箔表面绿油厚度
    • C3:绿油厚度基材表面
    • CER:绿油介电常数3.5

    6.png

    使用阻抗计算器计算,可以得到阻抗约为 100。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小黑屋|路丝栈 ( 粤ICP备2021053448号 )

    GMT+8, 2024-12-22 09:19 , Processed in 0.046542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