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 / 登录
  • 切换到窄版
  • 查看: 2824|回复: 0

    AFE 断线检测功能分析探讨(下)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668

    主题

    682

    帖子

    6544

    积分

    版主

    Rank: 7Rank: 7Rank: 7

    积分
    6544
    发表于 2022-4-8 16:04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  路线栈欢迎您!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前文介绍了ADI的电压采样芯片(AFE)的断线检测功能的基本原理,分别讨论LTC6803和LTC6804断线检测功能的一些区别。但正如前文结尾所述,虽然LTC6804与LTC6811断线诊断功能相比之前系列,功能可靠性有所升级改善,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仍然可能出现诊断误差的情况。

    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到可能产生误诊断

    C引脚的电容影响

    如果C引脚有更多的电容并联,导致等效电容值过大,必然电容充放电时间会延长,则必须要留给上拉和下拉的操作时间更多,即上拉和下拉操作间隔时间不能过小,否则有概率使得测量的CELL电压不准确导致误诊断。

    C引脚的电容影响在手册中已经提及,手册中原话是:

    上述算法采用标准模式转换来检测导线开路,开路导线的LTC6804 端可存在多达 10nF 的电容。然而,如果在开路C 引脚上存在更多的外部电容,则导线开路转换在步骤1 和2 中的运行时间长度必须增加,从而为 100μA 电流源产生一个足够大的差异 (以便算法检测开路连接) 提供时间。这可通过在步骤 1 和 2 中运行两个以上的 ADOW 命令 (或者采用滤波模式转换代替标准模式转换) 来实现。”

    6.jpg

    可见,按照电容容值大小,手册中也给出了建议解决方法。因此,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基本上都能注意并解决。

    电池组最大瞬时电流放电影响

    一颗AFE芯片最多要检测13根采样线释放断线,一个电池包设计可能有100串以上电芯,这样会导致断线自检比较耗时,而且自检频率也不会很低(比如2.5S/次),在一个检测周期内需要分别做电流源上拉和下拉操作。实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,允许的最大瞬时放电电流可能很大(比如2C以上)。假如恰好在临界状态,上拉电流源时电池放电电流为0或很小,下拉电流源时,车辆突然加速,瞬间放电电流突然增大很多,那么有可能上拉采样的电压与下拉采样的电压差值ΔV是超过400mV的,这就会造成误诊断。尤其是在电池衰减后,电芯内阻增大,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会加大。

    以下是某款电芯真实放电电流与端电压的测量数据图表,当放电倍率由1C突然升至30C时,前后端电压压差甚至超过了800mV(1C升至25C倍率时,前后端压差大约400mV)

    7.jpg

    8.jpg

    也许你会说,实际电池组不会允许这么高倍率放电,但是电池的状态与温度、老化程度都相关。容量衰减后的电池内阻增大,在同样放电电流条件下,电压将会更大。单纯的增大ΔV也不是根本性解决方法,还可能造成漏诊断。


    解决办法

    我们可以加入电流判断的条件,具体可以这样做:第一次采样(PU上拉采样)的时候,读取电池组电流值并记录为Cur1,此后每次采样(PU/PD采样)都读取一次电流Cur2同Cur1比较,一旦MATH_ABS(Cur2, Cur1)大于设定阈值,则放弃本次自检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次采样间隔不能太长,因为Cell电压变化是滞后电流的,也就是说进行检测的前一刻如果电流变化很大,后一时刻电流虽然稳定了,但是电压可能还没稳定,最好就是检测到电流稳定后一段时间在进行开路自检。

    总结

    AFE自带的断线自检功能十分有用,其基本原理是分别对C引脚进行上拉电流源测量电压和下拉电流源测量电压操作,如果上下拉电流源后的测量电压差值超过400mV,则判断对应C引脚断线,当然首末C引脚只需判断一次上拉和下拉的电压测量值。有两种情况可能会造成误诊断,一是C引脚等效电容值过大,此时我们可以运行两个以上的ADOW命令或用滤波模式来实现;二是电池组在临界状态突然大倍率放电造成电压跌落过大,此时我们需在诊断自检过程中增加对电流大小的判断。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小黑屋|路丝栈 ( 粤ICP备2021053448号 )

    GMT+8, 2024-10-18 14:27 , Processed in 0.04639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    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